福建日报(2020-05-24)8版:[理论文章]“互联网+”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信誉最好的20个网投网站 周娟娟
当前,我们要充分运用、创新各种路径和方式,尤其要注重探索、实践互联网新技术与文化遗产跨界融合协作,广泛运用数字化技术,形成一条“内容活、形式活、渠道活”的“互联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
当前,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展示传播的方式方法上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老套路、满足于旧方法、局限于浅层交流互动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互联网新技术方面,与时俱进不够、融合创新不够,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方法途径亟需创新。文化遗产数据采集后,大量的数据尚缺乏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特别是如何合理地充分地运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尚需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另一方面,在如何处理好互联网新技术和文化遗产的关系,平衡技术与艺术、内容与形式,恰如其分地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方面,目前处于遗产展示方式技术大于内容的阶段,对遗产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深度挖掘不够,技术语言的强势介入一定程度削弱了内容的精准和原有的艺术想象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关键是“内容活、形式活、渠道活”:“内容活”要加强文化遗产价值数字化建构与诠释;“形式活”要加大互联网新技术与文化遗产跨界融合协作;“渠道活”要注重回归生活,活态化保护传承。
数字化建构,让历史说话。一是数字化保存。将文化遗产历史和现在的资料通过科学意义上的数字分析、记录、采集,以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记录、保存起来,既做到内容的精确呈现,又进行实体、虚拟双重档案式保护。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行“世界的记忆”项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文化遗产数字化,实现文化遗产向电子媒介的转移,既永久性地保存,又最大化地促进大众公平享有文化遗产。中国的“数字敦煌项目”“数字故宫项目”“数字三峡项目”“数字圆明园项目”等等,特别是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资源在“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实现全球共享,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探索。二是数字化挖掘。通过构建文献资源网络和合作组织网络,建立数字化有声档案和各类网站平台,积极组织出版各类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献书籍、唱片专辑和纪录片等,建立文化遗产“素材库”。通过互联网新技术对文化遗产“素材库”资源展开深度开发,进行要素提取和意义标注,建立知识图谱,挖掘出以往技术手段难以发现的全新价值,促进文化遗产价值与现代价值观念、大众审美的融合创新,将文化和时代的关系凝聚于新时代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中。三是数字化文创。文物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不能四处漫游,但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创设现代数字文化产品,使传统的“文化基因”“精神基因”在融入文物文创产品、融入现实文化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文物变成文创,活起来、走出去,融入生活、惠及大众。
紧扣时代脉搏,与互联网新技术融合共生。运用互联网新技术,让文化遗产在科学化的数据采集之后,加入丰富的艺术设计进一步呈现和传播,进行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重构。一是营造情感化个性体验。“互联网+”文化遗产最终面向的目标是帮助大众形成一种自发的理解文化、感悟文化的源于内心的行为,通过智能技术运用,以精准的、个性化、互动式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增强大众的参与性,使其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营造一种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自发行为。比如,智能聊天机器人“敦煌小冰”由微软亚洲研究院与敦煌研究院合作开发,入驻敦煌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在谈笑间把敦煌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定制式”地推送给每一个用户;阿里巴巴AI魔镜结合AI情绪感知分析技术,通过对人类表情的深度学习,进行情绪诊断互动,识别观众情绪,进行“心灵对话”,提供精准需求。安昌古镇推出“声音邮局”,录制心情、故事或祝福,形成二维码声音明信片寄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在亲情互动中传播古镇文化。二是营造“浸入式”感官体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历史,将文化遗产内容以逼真、科学的形式进行演绎,并且通过合理且富有创意的展示形式传播,使受众在实时的随境体验中感受文化艺术超越时空的魅力。当前TSR的超分辨率技术,通过AI识别和还原,欣赏到高清图片;使用VR眼镜等,敦煌、长城等文物古迹的导览“活”起来。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展现,还原现场情景,体验文化艺术在千百年后依然栩栩如生的震撼。三是构建人人参与环境空间。运用互联网新技术为大众构建广泛参与的环境空间。比如敦煌、故宫等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因为体量、建造方式等,只能在原地保存、只有一个,但它们的数字化“分身”在互联网上触手可及,甚至让大众获得比现场参观更丰富有趣的体验。比如苏格兰博物馆建立的维基编目开发系统,人人可以参与编辑补充、更新信息,无形中极大补充并超越了传统的有限的档案收集、整理、记录、编纂、保存和数据管理机制,做到与时俱进、与民同享,既是人民的文化财富,又提升文化遗产在大众中的影响。
活态性保护传承,与现实生活对话。一是整体保护。任何遗产都是环境的产物,既要对文化遗产自身的整体保护,又要对文化遗产生存空间的整体保护,将文化遗产的本体、内涵、价值通过唤醒、激发,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二是融入生活。文化的源头是生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需要找到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让其融入大众的生活。2004年清华文保所完成的福建土楼保护规划以及后来的世界遗产评估报告,都对居住者现状进行评估,并在专门章节列出。鼓浪屿将“当下真实社区生活”和“历史国际社区”进行有效融合,打造“社区博物馆”和“特色民宿”,使文化遗产内涵在生活常态中传递给大众,有效推进遗产资源“活”起来。泉州“活态古城”的活化利用,按照“生活就是文化,社区就是园区”的要求,将生活与民俗风情融为一起,在强烈认同感的时代烙印中,使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三是注重传承。将下一代文化传承人培养置于重要位置,将文化遗产保护常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让青少年在一种为自身文化感到骄傲的氛围中成长,对国家文化遗产和场所有一种深刻的理解。比如文化遗产学校项目,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同中小学合作,帮助学校更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历史环境和遗产资源,让文化课程鲜活起来。文化遗产学校项目也可以提供团队与材料,在不同地区打造统一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每年更新线上资源供下载推广,保障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