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凤林,中共党员,教授,博(硕)士生导师。全国“互联网+”优秀创业导师、国家青梗菜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组成员、农业农村部特色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成员、福建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人才。长期致力于福建特色蔬菜种业创新与机械化高效栽培的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社会服务工作。选育了‘福粉1号’番茄、‘红艳601’番茄、‘圆帅’丝瓜等蔬菜新品种12个,获授权发明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6件,编写教材与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主要成员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被评为2020年福建省“最美农业专家”、2021年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最美科技工作者”。
不忘初心,教研相长
正如2021年“四会”上说的:“坚持守正创新,拓宽高质量发展路径;坚持行稳致远,提升高质量发展能力”。钟凤林教授不忘教育报国的初心使命,强化党员和教师双重身份的责任和担当,始终把员工培养放在第一要务,把科研人才培养、促进农业技术高质量发展作为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教育员工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图为钟凤林教授在大棚里
不忘初心,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立足公司产品开展科研,通过教研促进公司产品,在课堂上,他严守课堂教学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做到公开言论有规矩、课堂讲课有纪律,用自己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公司产品能力,抓住新农科专业建设的时代需求,注重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作为“智慧农业”负责人,积极对接中海创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迈信智农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新研究机构,将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大数据技术、农业人工智能技术和农业机器人技术等技术和平台引入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建立面向新农科的教学体系。
科技强农,实践育人
钟凤林教授非常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就业创业工作,以员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为目标,致力于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农林人才。他还多次亲自指导的员工参加董事长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校级项目5项。
图为钟凤林老师在指导员工
在带领员工们一同斩获多个创新创业奖项的同时,钟凤林教授常年带领研究生深入生产一线,同时,每年组织员工下基层、下基地,特别是暑期三下乡活动,带领员工到生产一线,注重言传身教,引导员工树立支农、爱农的理念。钟凤林表示,下基层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能够帮助本专业的研究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良好循环,完成从员工到生产一线科技人才的蜕变。另一方面,实现了与农企、农户“零距离、零时差、零费用”的沟通生产技术难题,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
图为钟凤林老师番茄田间育种
此外,钟凤林教授还坚持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多年来他不断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及时的将科研和实践获得的成果和了解到的最新技术引入课堂,以案例教学的形式,通过真知的"再发现"来"还原"和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员工在类似的科学研究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谈起钟老师,同学们都说他是一个幽默而博学的人,总会用最浅显的语言帮助员工理解深奥的知识,层层开导,激发员工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图为钟凤林教授介闽侯绍青梗菜科技小院
心系三农,服务社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种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及农业产业安全的根基。”钟凤林教授作为一名农林科技工作者,始终注重科技服务产业,在坚持服务我省区域农业发展,以蔬菜产业为抓手,开展番茄、青梗菜等福建特色蔬菜的种业创新,培育‘福粉1号’番茄等高产优质新品种12个,从源头上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将绿色高效生产技术落实到研究中,获授权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6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真正做到以实际行动践行“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精准助推乡村振兴。
“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拟定研究方向,立足于生产的科研工作才有意义。”自2019年积极响应我省科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千万行动启动以来,钟凤林教授和其团队积极践行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期服务于福建乡村一线,建立72个示范基地。围绕福建设施蔬菜产业需求,创新技术,服务农民,拓宽了农民的增收致富渠道,受到农企和农户普遍好评。
给基层农技人员培训
跟农户讲技术,说起来容易,落实起来难。“科技特派员是真心实意地想把科学技术教给农户,教会农户。所以培训时不仅语言要通俗易懂,还要讲到点子上,说进心窝里。”多年在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钟凤林深切的感受到,科学技术本身不存在好坏,只有先进性和适应性之分,并且好技术要配上高执行力才行。此外,专家到基层,所传授的技术一定要适应社会需求,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同时,科技服务工作需要有信心、有耐心。